全部新闻

殷剑巍老师成国际网球“铜牌”裁判(摘自江淮晨报)

发布时间:2012-11-07

                殷剑巍教大学生打网球。

如果你看过网球比赛,你就会知道坐在中线旁边的一个最高的椅子上的人就是比赛的主裁判。如今,在合肥,有一位与世界网球顶尖赛事最接近的人,他就是中国科技大学的网球老师——殷剑巍。今年国庆节后,他通过考试,由网球白牌裁判升级为铜牌,这是有史以来我省第一位铜牌裁判,全国也仅五位同级别国际级裁判。近日,江淮晨报记者专访殷剑巍,听他讲讲担任国际网球裁判11年间的那些事。

萌芽:裁判梦源于一次偶然

10月25日上午8点,晨报记者应约来到殷老师家中,第一次见到了这位国际级的网球裁判。一身运动的装束,让殷老师显得阳光、健康,鼻梁上一副眼镜更在这种运动的气息上增添了些许文雅。可能是长期运动的关系,使得这个已经40出头的男人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一些。

在他的抽屉里收藏着两块小牌子,一块白牌,一块铜牌。白牌是殷老师2001年就获得的,也是他正式成为国际网球裁判的象征;而那块黑底金字的铜牌,则是他今年10月份刚刚获得的,更加见证了他十多年来追寻裁判梦付出的汗水。

殷老师从小就喜爱体育,高中毕业,他选择了北京体育大学,攻读体育教育专业。大三那年,他第一次接触网球,并深深爱上了它。但那时,他并没有想过自己会做一名裁判。

1993年,从北体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中国科技大学从事网球教学和教练的工作。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1994年,一次全国高校网球比赛中,每一个参赛的学校都需要抽出一名老师作为裁判,于是便有了他当裁判的“处子作”。

“当时学校并没有多少人懂网球,我平时就喜欢看球赛,又喜欢打,就机缘巧合被派去做了裁判。”这次之后,他便喜欢上了做裁判的感觉。“那是一种不断挑战自我增强信心的过程。”

经过多年的努力,1998年,他考取了网球国家级裁判;2001年,他成功通过考试,拿到白牌,成为我省首位网球国际级裁判,开始有机会执法国际级网球赛事。

奋斗:英语是最难跨越的坎

虽然比赛可以给殷老师带去很多欢乐,但从白牌到铜牌的过程却是漫长而艰辛的。熟知网球的人会知道,网球国际裁判分四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白牌、铜牌、银牌和金牌,白牌和铜牌是需要通过ATP、WTA、ITF三大网球组织统一培训考试,铜牌以上则不需再经过考试。其中,属从白牌到铜牌的考核最为严厉和苛刻。

“当年刚拿到白牌的时候,全国只有一个铜牌。那个时候,我们白牌常常会仰视它。”殷老师回忆。强烈的爱好加上坚强的毅力,让他始终朝着铜牌的方向努力。“最难的应该是英语的学习和运用。”网球裁判的考试和培训都是全英文的环境下,不仅需要你在培训班上跟各国导师之间用英语流畅地互动,还需要用英文完全领悟专业知识。“这和国内的英语考试不同,会做题对这个没有用,关键要能说。”“场上与运动员的交流很重要,字不能多,还要是一语中的的keywords(关键词)。”殷老师举例道。长期的阅读和实践,让殷剑巍的英语运用能力渐渐提升。直到今年参加铜牌考试前,他可以在三个月内,独立阅读5本专业网球考试书籍,考试期间,面对各国导师的刁难,他用英语对答如流。

10月7日,他去香港参加了由ATP、WTA、ITF组织的由白牌升铜牌的三级培训班。在为其三天紧张的培训中脱颖而出,成为少数几个通过考试的裁判,拿到了梦寐以求的“铜牌”。而这也是全省唯一一个国际级网球铜牌裁判,全国目前仅有5人。有了铜牌裁判资质,他即有资格担当澳网、法网这样的国际网球顶尖赛事的主裁判。  


d88c6c0366b367c0ae2ec31c3d0be0d5.jpg